婆罗浮屠的拼音、解释、组词
婆罗浮屠的简介:
pó luó fú tú
印度尼西亚佛教艺术古建筑。梵文意为“山丘上的佛塔”。建于公元8-9世纪。用石块砌成。有十层平台:一至七层方形,共有四百三十二个神龛;八至十层为圆形,中央有高7米的主佛塔,周围环绕七十二座小塔,气势雄伟。
印度尼西亚佛教艺术古建筑。梵文意为“山丘上的佛塔”。建于公元8-9世纪。用石块砌成。有十层平台:一至七层方形,共有四百三十二个神龛;八至十层为圆形,中央有高7米的主佛塔,周围环绕七十二座小塔,气势雄伟。
- AI解释
《婆罗浮屠》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佛教寺庙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纪念性建筑物之一。这座建筑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的普兰班南以西约30公里处,是一个巨大的火山灰堆上的石构群,包含了数千个佛塔。婆罗浮屠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反映了古代爪哇王国的强大和繁荣。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婆罗浮屠建于8世纪到9世纪之间,是公元800年前后苏门答腊岛上的 Sailendra 帝国的杰作。这座寺庙在被淹没和废弃几个世纪之后,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并修复。
- 建筑特色:婆罗浮屠共有7层,从内到外逐渐升高,最外的一圈是高约35米的平台,上面立有260座佛塔。每一座佛塔内部都有一尊坐佛雕像。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供奉的空间,也包含了丰富的佛教壁画和雕刻艺术。
- 文化意义:婆罗浮屠不仅是宗教建筑,也是古代爪哇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结构、信仰体系以及艺术成就。
造句:
- 婆罗浮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纪念性建筑物之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 在前往婆罗浮屠的路上,我们还能领略到爪哇岛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 登顶婆罗浮屠,不仅可以看到周边地区的美景,更可以深入体验印度尼西亚深厚的文化底蕴。
- 婆罗浮屠不仅是对佛教信仰的致敬,也是古代建筑师和工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 在参观婆罗浮屠的过程中,我们被其精美的雕塑、壁画所深深吸引,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辉煌的时代。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婆
pó
1 年老的妇女:老太~。苦口~心。2 丈夫的母亲:公~。~媳。~家。~~。3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姨~。外~。4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娘。~姨。5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收生~。
罗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
浮
fú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2 表面的:~皮儿。~土。~雕。3 空虚,不切实:~夸。~华。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5 暂时的:~记。~支。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7 超过,多余:人~于事。8 呈现,涌现:~现。~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屠
tú
1 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宰。~刀。~户。~夫。~杀。~戮。~城。~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2 〔~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