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徙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徙的简介:

wài xǐ
1.谓转任地方官。

  • AI解释

外徙》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较远的地方。这种迁移往往带有某种特定的目的,比如政治上的流放、军事上的战略转移或者是为了治理和开发新的地区等。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思:“外”表示远离中心点的方向,“徙”则是指搬迁或迁移。
  2. 历史背景与用途:在古代中国,帝王有时会将某些官员或有争议的人物外徙以示惩戒或者出于政治稳定和控制的考虑。此外,在汉朝时期,也有将罪犯或其他人强制迁移到边疆地区的做法。

例句

  1. 唐太宗以其功臣魏征言直,虽曾多次反对他的决策,但最终还是没有对他进行外徙
  2.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和开发,在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外徙”,即派遣代表前往新的地区。
  3. 在三国时期,刘备因与曹操势不两立,多次受到曹军的侵扰,最终不得不将部分军队、家属迁至四川,这是一种战略性的外徙措施。
  4. 唐代宗时期,由于发生叛乱,一些官员和重要人物被朝廷命令离开中原地区到边疆去,这也是一种外徙形式。
  5.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将部分不顺从的士绅迁移到新开发的土地上进行耕种与开发,这也体现了“外徙”在实际政治中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外徙”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现代语境中已经较少使用这个词汇。以上解释和例句主要基于古代汉语的意义和发展。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1 迁移:~居(搬家)。迁~。流~。2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