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府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府的简介:
tài fǔ
1.官名。《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秦汉并其职于司农少府。南朝梁置太府卿﹐专管皇室的库储出纳。北齐曰太府寺。北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贡赋货贿。唐曾改太府为外府﹐掌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旋复旧。宋以太府半属国家行政﹐半属宫廷事务。辽﹑金﹑元改宋以前的太府寺为太府监。明废。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1.官名。《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秦汉并其职于司农少府。南朝梁置太府卿﹐专管皇室的库储出纳。北齐曰太府寺。北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贡赋货贿。唐曾改太府为外府﹐掌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旋复旧。宋以太府半属国家行政﹐半属宫廷事务。辽﹑金﹑元改宋以前的太府寺为太府监。明废。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 AI解释
在古代中国,"太府"是一个专有名词,主要指代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央官署之一。太府是负责管理国家库藏和财货事务的重要机构,其职责广泛涉及财物收储、出纳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管理。
详细解释
- 职能: 太府负责保管和管理国家的金银财宝以及其他重要的物资。
- 地位: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太府作为中央重要部门之一,地位较高。
- 官员设置: 由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国家财物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造句
- 古代文献记载:“太府掌管王室财货,以确保国库充实。”
- “春秋战国时期,太府因其重要性而成为各国争抢的对象。”
- 在《左传》中提到:“齐侯以其重臣司空子城为太府卿,管理国家财富。”
- 虽然现代已无“太府”之名,但在古代,它对于维持政权的稳定至关重要。
- “太府不仅负责财务事务,还肩负着维护国库安全的重要职责。”
请注意,“太府”的概念在现代并不常见,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咨询相关历史学专家或学者。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