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防局的拼音、解释、组词
团防局的简介:
tuán fáng jú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
- AI解释
《团防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种地方自治组织形式,主要出现在清末民初时期。它是由当地乡绅或士绅自发组成的民间团体,旨在维护地方治安和公共秩序,其存在和发展反映了晚清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清朝末年,由于中央政府控制力减弱,加之太平天国运动等影响,地方上的治安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士绅出于自救的目的,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团防局。
-
性质和职能:
- 性质:作为一种介于官府与民间之间的组织,团防局具有半官方的色彩。
-
职能: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调解民事纠纷、协助政府进行某些行政事务等。
-
特点:在制度上,虽然这些团体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和官方授权,但它们往往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或默许;在运作方式上,则主要依靠当地乡绅或士绅的人脉关系和威望来开展工作。
造句:
-
清末时期,许多地方都成立了团防局以应对不断加剧的社会动荡。
-
这个团防局在当地百姓中有很高的威信,能够有效调解民间纠纷。
-
团防局的存在是清末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反映了基层治理模式的变化。
-
通过设立团防局,地方士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政府职能的空缺,维护了社会稳定。
-
不同于官方衙门,团防局更像是当地居民自我管理的一种尝试。
分词解释
团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
防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局
jú
1 部分:~部。~麻(局部麻醉)。2 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3 某些商店的名称:书~。4 棋盘:棋~。5 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6 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大~。~面。~势。7 弯曲。8 骗人的圈套:骗~。9 畏缩不安,狭隘,不舒展:~促。~限。10 人的器量:~量(liáng)。器~。~度(dù)。11 某些聚会:饭~。饮~。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