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乱的拼音、解释、组词

坏乱的简介:

huài/pēi/pī/péi luàn
1.败坏;混乱。 2.犹言变乱。

  • AI解释

《坏乱》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社会或秩序上的混乱状态,其中“坏”是指破坏、败坏,“乱”则是指混乱无序。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常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方治理不善导致的社会动荡和局势不稳定。

详细解释

  1. 含义:《坏乱》可以理解为因管理不当、道德沦丧等原因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
  2. 引申义: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行为上的一些负面变化,比如一个人因为某些原因开始变得不讲规矩或品行败坏。

造句

  1. 自从那位腐败官员掌权后,整个城市的治安逐渐陷入了《坏乱》的状态。
  2. 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来防止国家走向《坏乱》,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3. 这次改革旨在减少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避免经济再次陷入《坏乱》的局面。
  4. 为了维护校园安全,学校加强了安保措施,努力避免师生生活在一个《坏乱》的学习环境中。
  5. 在经历了一场自然灾害后,灾区迅速进入了一种《坏乱》的状态,急需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这些造句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坏乱”这个词的使用场景。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坏乱”一词可能具有较强的负面情感色彩,用以强调某种状态的不理想和亟需改善的情况。

分词解释

huài

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人。~事。~习惯。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败~。3 坏主意:使~。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了。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