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户的拼音、解释、组词

狱户的简介:

yù hù
1.牢门;监狱。

  • AI解释

狱户》这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关押犯人的牢房或监狱,通常指的是官府设立的监禁场所。它也可以泛指囚犯,具体语境会决定其含义。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较为严格,狱户作为重要的刑罚执行场所,承担着关押、隔离犯罪者的角色。
  • 功能作用:主要用来暂时或长期羁押犯罪嫌疑人和已定罪的犯人,在审判前后都可能被用作临时或最终的住所。

造句:

  1. 古代官员在审查案件时,常需亲自前往狱户查看犯人的状况及审讯记录。
  2. 在明代,狱户内的囚犯们经常遭受严酷的体罚以示惩戒。
  3. 案件审理完毕后,根据罪行轻重不同,犯人会被安排去不同的狱户关押。
  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曾劫法场救出多名狱中朋友。
  5. 这位新任的御史决定对狱户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与改革。

这些句子和造例展示了“狱户”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其相关的法律及刑罚执行场景。需要注意的是,“狱户”一词现在较少使用,更多时候会直接使用“监狱”或“牢房”。

分词解释

1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吏。~卒。地~。越~。2 罪案,官司:冤~。文字~。断~。~讼。

1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2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3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4 门第:门当~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