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犀甲的简介:
xī jiǎ
1.犀牛皮制的铠甲。犀皮不常有,或用牛皮,亦称犀甲。 2.借指军队。
1.犀牛皮制的铠甲。犀皮不常有,或用牛皮,亦称犀甲。 2.借指军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犀牛皮制成的甲胄。《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词语详解:《犀甲》
“犀甲”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用犀牛角或类似坚硬材料制成的一种古代防护装备,主要用于战争中的士兵或者重要人物以增加防御能力。在古代的文献和典籍中,“犀甲”常常被用来描述那些拥有非常坚固防御能力的盔甲。
详细解释:
- 结构与材质:通常采用犀牛角(因犀牛角坚硬)或者其他硬质材料制成,如金属、木材等。
- 用途:主要用于古代战争中的保护士兵免受敌人攻击。除了防身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象征着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
- 文化背景:“犀甲”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少,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描述武备的著作中有提及,往往与勇猛、尊贵等形象联系在一起。
造句:
- 古代战场上那些装备了犀甲的大将们以他们坚固无比的防具展现出了惊人的防御能力。
- 这位将军身披犀甲,在敌军中如同铁壁一般坚不可摧,无人能伤其毫发。
- 犀甲在古代被视为最高等级的防护器具之一,代表着使用者极高的地位和身份象征。
- 在描述勇者传奇的小说中,常常会提到那些穿着犀甲、手持重剑的大英雄们,他们以无坚不摧之姿横扫敌军。
- 犀甲不仅是一种军事装备,更寄托了古代人对于保护自身安全以及增强个人威望的期望。
分词解释
犀
xī
1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角。~甲。~照。灵~。2 坚固:~舟(坚固的船)。~利(锐利;锋利)。
甲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