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窝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窝窝头的简介:
wō wō tóu/tou
1.用玉米面﹑高粱面或别种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下有窝﹐故称。
1.用玉米面﹑高粱面或别种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下有窝﹐故称。
- AI解释
《窝窝头》是汉语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用玉米面、小米面等粗粮制作的一种食品。这种食物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常见,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它还承载了某种情感或象征意义。
详细解释
- 主要成分:窝窝头的主要原料通常是玉米面(有的地方也会使用小麦粉),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加入少量的盐和发酵剂。
- 制作方法:将原料混合后揉成团状,然后压扁、包入少量馅料或不加馅直接放入蒸笼中蒸熟。有时会将窝窝头切成小块再蒸,便于食用。
- 文化背景:在中国北方的某些地区,如北京、河北等地,窝窝头是一种常见的主食之一。它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造句
- 春节期间,我们家为了体验传统习俗,尝试自己动手做窝窝头。
- 虽然日子过得不容易,但母亲总是能做出美味的窝窝头来慰藉我们的胃。
- 窝窝头虽然简单朴素,但对于那时生活困难的家庭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好滋味。
- 在寒冷的冬日里,一碗热腾腾的窝窝头可以驱走寒意,带来暖意。
-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能找到制作窝窝头的小店或摊贩,它已深深扎根于中国饮食文化之中。
这些例子中的句子不仅展示了窝窝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意义,也反映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分词解释
窝
wō
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2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3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子。挪个~儿。4 洼陷的地方:酒~儿。心~儿。5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过来。6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主。~匪。~藏(cáng )。~脏。7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心。~风。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