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砂子的简介:

shā zǐ
1.细小的石粒。

  • AI解释

砂子》的详细解释

砂子(shā zǐ)

砂子,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岩石风化、水流长期搬运磨细形成的颗粒状物质。其粒径一般介于0.1毫米至2毫米之间,广泛存在于河床、海滩等地表。

  • 物理特性:
  • 颗粒大小均匀或不均,形态多样(如圆形、棱角形等)。
  • 质地坚硬或较软,取决于其来源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

  • 常见用途:

  • 建筑材料之一,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大量使用。
  • 沙漠形成的沙粒,用于玻璃制造。
  • 砂纸、砂轮等磨具的重要组成成分。
  • 在地质研究、考古学等领域作为样品进行分析。

  • 生态环境作用:

  • 对河流沉积物结构影响显著,塑造地貌形态。
  • 是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一部分,在生态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个造句

  1. 建筑工人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砂子以增加强度。
  2. 沙滩上细软的砂子让孩子们光着脚丫玩耍时感到非常舒适。
  3. 在沙漠探险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穿着长裤和长袖衫来预防砂子刮伤皮肤。
  4. 考古学家利用风化岩石中的砂子进行年代测定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状况。
  5. 玻璃制造厂通过将砂子与其他原材料结合后加热熔融来生产高质量的玻璃制品。

分词解释

shā

1 同“沙”:~粒。~纸。~轮。翻~(铸造器物的工作)。~糖。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