畦亩的拼音、解释、组词

畦亩的简介:

qí mǔ
1.犹田亩。

  • AI解释

《畦亩》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按照一定规则划分和整饬的土地,通常用于指农田或菜地等被整齐地分划为块状进行耕作的土地。其构成:“畦”是田间用土埂划分成的小块;“亩”,则是古代计量单位之一,常用来测量土地面积。

详细解释: - :在农业中特指按照一定形状排列的小块田地。 - :原本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后来也常用作面积单位,一亩等于2.469×10^3平方米。在《畦亩》这个词里,“亩”常被理解为表示划分或分配的意思。

造句: 1. 为了提高耕作效率,农民们决定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农田重新规划成整齐划一的《畦亩》,以便于使用机械进行作业。 2. 在古代,通过精确计算每一块《畦亩》的土地面积,人们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土地资源,确保粮食生产更加高效。 3.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畦亩》的概念也被引入到农田管理中,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4. 老农夫在田间小道上漫步时,心中盘算着如何进一步优化自家的《畦亩》,以提高作物产量。 5. 在一次农业展览会上,展示了一个高科技的《畦亩》管理系统,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帮助农民实现精准种植。

分词解释

1 田园中分成的小区:~田。菜~。2 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

1 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2 田中高处,垄:“居于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