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球的拼音、解释、组词

滚绣球的简介:

gǔn xiù qiú
1.曲牌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明汤显祖《紫钗记.河西款檄》等均有此曲。

  • AI解释

《滚绣球》是中国古代杂剧、南戏的一种曲牌名,也是散曲中的一种。在元代戏曲中非常常见,常用于男女主角之间激烈的情感表达或是主角内心独白的情景中。其曲调激昂有力,情感饱满,多用来表达愤怒、悲痛或激烈的感情。

详细解释

《滚绣球》作为一种曲牌形式,其名称来源于它的音乐特点:乐曲如同绣花的针线一样快速而连续地滚动而出,故名“滚绣球”。它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表现力,通常用于描述情绪激烈、情节紧张的情景。在使用时,《滚绣球》往往配合诗词或歌词来表达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造句

  1. 在《窦娥冤》中,窦娥在被处决前的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哎呀,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就采用了类似滚绣球的形式,表达了她对不公命运的强烈控诉。
  2. 当面对冤屈时,他心中满腔怒火却无处发泄,如同《滚绣球》般大声疾呼:“天呀地呀,为何让我受此苦难?你欺压的是谁家子民?”
  3. 想到多年的辛苦与委屈,她心如刀绞,忍不住吟唱起了“苍天有眼,人间无常……”,仿佛就是一曲《滚绣球》。
  4. 在这次辩论会上,他激昂地说道:“这山河壮美,为何容不下我一片真心?此生我定要让它听到我的声音!”——这段话用《滚绣球》的语气来说,更显得热血沸腾、掷地有声。
  5. 看着即将被敌人摧毁的家园,他悲愤交加:“你若不爱,何不让它长存于世!你若不怜,为何让生灵涂炭!”——这句出自《滚绣球》的语调充满了对战争破坏的痛心与愤怒。

这些造句都体现了《滚绣球》曲牌在表达强烈情感时的特点和效果。

分词解释

gǔn

1 水流翻腾:大江~~东去。2 形容急速地翻腾:风烟~~。3 水煮开,沸腾:~沸。~开。4 旋转着移动:~动。翻~。后~翻。~筒。~珠。~雪球。5 走开,离开(含斥责意):~出去!6 一种缝纫方法,沿着衣服等的边缘缝上布条、带子等:~边。7 很,极,特别:~烫。~圆。~瓜流油。

xiù

1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字。~花。刺~。2 绣成的物品:粤~。苏~。湘~。锦~山河。锦心~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qiú

1 圆形的立体物:圆~。~茎。~体。气~。煤~。2 指球形的体育用品,球类运动:~艺。~员。~坛。~迷。3 星体,特指“地球”:月~。星~。誉满全~。4 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