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言证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选言证明的简介:

xuǎn yán zhèng míng
运用选言直言推理所作的证明。间接证明的一种。以论题为一个选言支,构造一个穷尽该问题一切可能的选言判断,并断定除该选言支外,其他选言支都是假的,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如为了证明电灯突然熄灭是因为灯泡坏了,可以构造选言判断如下:“电灯突然熄灭,或者是因为停电,或者是因为保险丝烧断,或者是因为线路发生故障,或者是因为灯泡坏了。”然后根据事实断定前三个选言支为假,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

  • AI解释

选言证明》,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是指通过验证一个选言命题(也称为相容选言命题或不相容选言命题)中各个分支命题的真实性来确定整个选言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在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中,这种方法非常常见。

详细解释

  • 选言命题:它是由两个或多个相互排斥的分支组成的命题。例如,“A或者B”,表明至少有一个分支为真,但不说明哪一个分支是真的。

  • 相容选言命题:指的是各个分支之间可以同时为真的选言命题,如“你既可以去公园也可以不去”中的表述。

  • 不相容选言命题:指的是所有分支中只能有一个分支为真,其他都为假的选言命题。如:“考试成绩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

造句

  1. 如果我们想证明“张三或者李四去过北京”,我们可以分别调查张三和李四是否去过北京。
  2. 要证明确实发生了A事件或B事件之一,就必须逐一检验这两个可能性。
  3. 在数学推理中,为了验证一个命题,我们可能会用到选言证明法来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
  4. 侦探小王正在调查一件谋杀案时,通过选择性地审问多位目击者和嫌疑人是否在案发时间出现在现场,来找出真正的凶手。
  5. 假设现在有三个理论解释同一个物理现象(A、B、C),我们可以通过选言证明法逐一验证这些假设的有效性。

分词解释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zhèng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