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伪的拼音、解释、组词

讹伪的简介:

é wěi
1.诈伪。

  • AI解释

讹伪》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由两个字组成:“讹”和“伪”,各自都含有一定的负面含义,但组合在一起则主要指的是错误或虚假的事物。具体拆分来理解:

  1. :指错误、差错。
  2. :指虚假的、伪造的。

将两者合起来,“讹伪”可以理解为错误的、不真实的或者假造的东西。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更为常见,它更多被用来形容那些误导人或不符合事实的说法或行为。

5个使用“讹伪”的例句:

  1. 在历史研究中,应当严谨求实,避免将未经验证的信息作为结论的基础,以免流传讹伪的历史观点。
  2. 出版商需要对出版物进行严格的审核,以防任何可能的讹伪内容被发布出去,损害读者的利益和信任。
  3. 为了维护公信力,媒体在报道时要特别注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传播讹伪新闻误导公众。
  4. 在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是微小的误差也可能导致结论的讹伪,因此实验结果需要反复验证。
  5. 学术论文中的引用应当仔细核查其来源和准确性,避免因误引或假引用而引入讹伪信息,损害研究工作的可信度。

请注意,“讹伪”作为一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时候会用到“错误”、“虚假”等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上述例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é

1 错误:~字。~误(文字、记载错误)。~谬。~传(chuán )。以~传~。2 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诈。3 谣言:~言(➊诈伪的话,谣言;➋胡言乱语)。4 感化,变化:“岁月迁~。”5 野火烧。

wěi

1 假,不真实:~造。~装。~劣。~证。~善。虚~。去~存真。2 不合法的:~政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