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通变的拼音、解释、组词

识时通变的简介:

shí shí tōng biàn
能认清时势,通达应变。

  • AI解释

识时通变》是一个成语,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和哲学思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洞察时势的变化,并且能顺应这些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它强调了在面对不同情况时,灵活应变、适时而动的智慧。

详细解释

  • 识时:理解或洞悉当前的时间段或时代特征。
  • 通变:对变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即认为人应当具备洞察力与应变的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面对不同的情境下灵活应对、适时而动。这种能力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造句

  1.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领导必须具备识时通变的能力,才能使公司保持竞争力。
  2.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识时通变的精神来应对各种挑战。
  3. 老板决定改变公司的运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是典型的识时通变的表现。
  4. 小李虽然初入职场,但他很快就学会了识时通变的道理,在面对问题时总能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5. 作为领导者,除了需要有远见卓识之外,还需要具备识时通变的能力来引领团队不断向前发展。

分词解释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biàn

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2 变成:沙漠~良田。后进~先进。3 使改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5 变卖:~产。6 变通:通权达~。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政~。8 指变文:目连~。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