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饰的拼音、解释、组词

诬饰的简介:

wū shì
1.虚妄粉饰﹐虚假不实。

  • AI解释

词语解释

诬饰(wū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一种美化、夸张或虚构事实以掩盖真相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它带有贬义色彩,暗示说话者试图通过歪曲事实来欺骗他人。

含义分解:

  • :意为不实之词。
  • :意为装饰、装扮、掩饰。

合起来,“诬饰”就是用虚假或夸大的言辞来掩盖真相或美化事物,有粉饰太平或者混淆视听之意。

造句示例

  1. 这篇报道充满了夸大其词的描述和不实信息,完全是一种诬饰行为。
  2. 他对事实进行了一系列的诬饰,试图转移公众对问题核心的关注。
  3. 面对批评,他选择了诬饰而不是真诚地承认错误并改正。
  4. 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职,一些官员不惜采用诬饰手段来欺骗群众。
  5. 虽然他的话听起来很动听,但其中却蕴含着大量的诬饰成分。

这些句子展示了“诬饰”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人没有做坏事,硬说他做了坏事;把没有的事说成有:~蔑。~赖。~陷。

shì

1 装点得好看:装~。修~。2 装饰用的东西:首~。银~。3 装扮,扮演角色:~演。4 假托,遮掩:~辞。粉~。掩~。文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