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馆的拼音、解释、组词

广文馆的简介:

guǎng/ān wén guǎn
1.唐七学之一。天宝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广文》。

  • AI解释

广文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培养文士和教学文学。它是唐代设立的一种较低级的学校,主要用于教授八股文和其他科举考试所需的学问。到了宋代,虽然广文馆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与学术场所。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广”意味着广泛、广阔,“文”指的是文学或文章,“馆”是学舍的意思。
  • 功能作用:主要职责包括教授儒家经典、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为科举考试做准备等。在古代中国,通过科举考试晋升的路径中,广文馆的学生有一定的优势。
  • 地位变化:起初,广文馆与国子监并列,在唐代拥有较高声誉;然而到了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变化和教育体系的发展,其重要性逐渐减弱。

造句

  1. 在唐朝时期,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会报考广文馆,期望能够通过考试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
  2. 王师傅年轻时曾在广文馆学习多年,后来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学者。
  3. 广文馆不仅教授学生如何写作诗赋,还让他们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4. 为了将来能参加科举考试,许多青少年纷纷投奔广文馆求学。
  5. 虽然现代已经不再设有广文馆这样的教育机构了,但其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无法被忽视。

以上是对《广文馆》的解释以及五个相关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广

guǎng,ān,yǎn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2 多:大庭~众。3 扩大,扩充:推~。~开言路。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guǎn

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