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待年的简介:

dài/dāi nián
1.谓女子待年长而聘。 2.谓等待年老致仕。

  • AI解释

词语详解:待年

释义: “待年”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形容女子等待成年或者在特定年纪时才具备某种能力或资格。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礼制和婚姻风俗。“待年”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等到年纪到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期待某个适当的时机”。在古代,人们认为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重任,因此会有“待年”这样的表述。

例句:

  1. 她已经是个待年女子了,父母开始为她的婚事操心。
  2. 古代文人常常用“待年”来表达期待佳人的寓意,比如在《诗经》中有诗句:“待年于斯。”
  3. 尽管现在社会观念开放很多,但在某些传统家庭中,仍然存在对于女子“待年”的观念和做法。
  4. 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等待时机的心情。
  5. 现代社会虽然不再严格遵守这种观念,但在某些语境下,“待年”一词仍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或是指代某人具备某种资格或条件时还需等待一段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待年”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传统文学作品、古文或者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交流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依然可以作为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