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阳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阳公的简介:

chéng yáng gōng
1.传说为狐的自称。

  • AI解释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成阳公”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称谓,可能需要更具体一些的信息来确定其确切含义。根据目前的了解,“咸阳”是陕西省的一个地名,历史上有“秦都咸阳”的说法,而“公”通常是古代的一种爵位或尊称。因此,有可能您想询问的是与“成阳”(即“咸阳”)相关的某个历史人物的封号或是某个人被授予的称号。

不过,为了提供一个更贴近传统文献语境的答案,我们假设这里的“成阳公”是指某一历史人物的尊称或爵位。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周朝及之后的各朝代中,“公”可以是贵族的一种爵位称呼,如“国公”,表示某人被授予了相当于诸侯地位的荣耀。

详细解释

  1. 成阳(咸阳):通常指的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历史上曾为秦都。
  2. :在古代中国的封号中,“公”是爵位之一,仅次于“王”,是贵族中的最高称号之一。不同朝代对于爵位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成阳公”可能是对某个被授予“公”这一爵位的人物的尊称,特别是在他的封地或主要活动区域位于咸阳附近时。

造句

  1. “在秦始皇时期,李斯曾被封为‘咸阳公’,以表彰他在治理国家中的卓越贡献。”
  2. “传说中,成阳公是古代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3. “由于其家族世代居住在咸阳附近,并长期担任重要的官职,所以赵家被封为‘成阳公’,成为当地的望族之一。”
  4. 成阳公不仅精通兵法,还擅长文学,常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文人雅集和政治聚会。”
  5. “尽管历史上关于‘成阳公’的具体记载不多,但这个称号却让人联想到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假设的情况构建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分词解释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