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杖成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掷杖成龙的简介:

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

  • AI解释

词语《掷杖成龙》的详细解释

释义:

掷杖成龙”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它通常用来形容通过某种神奇的方式或者魔法,将手中的工具(通常是拐杖、法杖等)一抛掷出,瞬间化为龙形,腾空而起,具有非凡的魔力和神话色彩。

这个词语经常被用在描述一些武侠小说、奇幻故事或儿童故事中,表现一种奇幻变化或超凡脱俗的能力。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还反映了人们对于神奇变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出处: 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来源,更多的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民间故事、小说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中较为常见。

造句

  1. 在那部讲述江湖恩怨的武侠剧中,男主角手持一柄魔杖,只需轻轻一掷,便能化龙飞天。
  2. 小明常爱看那些关于神通广大的法师和他们的法器的故事书,常常幻想自己也能像书中那样将手中的木棍一挥,就变成了一条真龙。
  3. 神秘的道士从袖中掏出一根通体闪耀着金光的手杖,只需轻轻一掷,便有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引得众人惊呼连连。
  4. 在这片传说中的仙山之中,每隔数百年就会出现一位能够掷杖成龙的大师,为后世留下一段段传奇故事。
  5. 为了证实自己修炼的成果,他决定在众人面前施展一项绝技——掷杖成龙。只见他手中法杖一挥,顿时化作一条真龙,凌空而起,在场所有人无不惊叹不已。

通过上述的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掷杖成龙”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zhì

1 扔,投,抛:投~。弃~。~远。

zhàng

1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拐~。2 泛指棍棒:擀面~。禅~。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脊。4 古同“仗”,恃,凭倚。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