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牢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虎牢龙的简介:

dǎ hǔ láo lóng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 AI解释

打虎牢龙》这个成语并非标准汉语中的常用词汇,但从字面意思上可以推测出其含义是“攻打猛虎、囚禁蛟龙”,通常用来形容敢于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古代文学中,虎和龙常被视为力量与勇气的象征或比喻;然而,此成语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或者特定的语境之中,在标准汉语中并未找到其确切的应用场景。

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推测来理解这一表达,并尝试创造一些符合该含义的句子:

  1. 小张是个打虎牢龙的好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2. 老王年轻时打虎牢龙,如今仍是不畏挑战的人。
  3.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做一名真正的打虎牢龙英雄。
  4. 她在比赛中表现得如同一位真正的打虎牢龙勇士,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
  5. 作为公司的一员,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应该具备打虎牢龙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请注意,“打虎牢龙”并非一个成语或固定表达,在实际语境中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含义和上下文进行调整。以上句子是基于“勇敢与毅力”的主题构建的示例,并非严格依据某一特定词语或成语而来。

分词解释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láo

1 养牲畜的圈(juàn ):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2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4 结实,坚固,固定:~固。~稳(❶稳妥可靠;❷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