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因明论的简介:
yīn míng lùn/lún
1.见"因明"。
1.见"因明"。
- AI解释
《因明论》是古代印度逻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探讨了如何正确地推理和论证。因明学(又称正理学、辩学)在佛教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逻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着重于分析命题、陈述及其成立的理由或根据,通过严谨的方法确保论点的有效性。
详细解释
《因明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宗(hetu):即论证的目标或者要证明的观点。 2. 喻(drstanta):用来支持“宗”的实例。 3. 因(paksa):条件,即与“宗”相关的前提条件。 4. 合(slesha):指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连接。
造句
- 在辩论中,他运用了《因明论》中的原则来建立有力的论证。
- 通过分析对方的谬误,她成功地利用《因明论》反驳了对手的观点。
- 根据《因明论》,我们不能仅凭单一实例就得出普遍结论。
-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因明论》是他论述中的重要工具。
- 学习《因明论》能够帮助人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在辩论中犯错。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因明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多种情境和作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因
yīn
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2 理由:~为(wèi)。~而。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论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