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七修斋的拼音、解释、组词
垒七修斋的简介:
lěi qī xiū zhāi
1.亦作"垒七追斋"。 2.指旧时人死后逢七做佛事。
1.亦作"垒七追斋"。 2.指旧时人死后逢七做佛事。
- AI解释
词语“垒七修斋”似乎不是标准的汉语词语,可能是一个特定情景或文学作品中的用词。在正式的中文语境中,“垒”通常指的是堆积、堆砌的意思;“七修斋”则不常见,可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表述,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具体含义。
若按照某些典籍或故事中的描述理解,“垒七修斋”可能是指建造或设立一个七间修行的小屋(斋)。这可能在一些宗教或神秘学的语境中被使用。比如,在道教、佛教等传统信仰体系里,修行者可能会选择一处静谧之地来修炼或进行冥想活动。
基于上述理解,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
- 历经千辛万苦后,老道终于在山顶上垒起了七修斋,开始了他的闭关修炼。
- 为了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他决定离开繁华都市,在郊外的小山丘上垒起七修斋,开始为期一年的修行之旅。
-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许多关于隐居修行的故事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七修斋”概念,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
- 依据一些传说记载,某位高僧为了弘扬佛法,在荒野之中垒起了七修斋,吸引了四方信众前来朝拜学习。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七修斋”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建筑形式,更蕴含着对个人品德修养、精神境界提升的深刻寓意。
请注意,由于“垒七修斋”并非常见词汇或成语,上述解释和造句可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成分。如果您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故事来源可以提供,我将能给出更加准确和贴合语境的解读。
分词解释
垒
lěi
1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营~。对~。2 砌:~墙。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
斋
zhāi
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4 舍饭给僧人吃:~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