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蛮服的简介:

mán fú/fù
1.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为一服﹐共分成九服。蛮服在卫服之外﹐夷服之内﹐为第六服。 2.泛称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蛮服”通常指的是一种不同于中原汉族服饰的文化或衣着装扮,常用来描述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穿戴。这个词带有较为传统和古语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中有时会见到其身影。

详细解释

  1. 文化含义:古代中国人对于南方及周边非汉族的称呼中往往包含着地域与文化的差异。"蛮服"主要是指这些地区特有的服饰和穿戴习惯。
  2. 社会背景:在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对较少,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衣着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蛮服”就是这种差异的体现之一。

造句

  1. 古代文献记载,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多为“蛮服”,色彩斑斓,材质多样。
  2. 这位诗人写下了赞美《蛮服》的文字,展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与美。
  3. 在那次文化交流活动中,各民族代表都穿着自己的传统服装,其中不乏具有特色的《蛮服》,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4. 舞台上那身华丽的《蛮服》,为这场表演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和浓厚的地方风情。
  5. 为了更好地展现剧中的文化背景,《导演》决定请来专门研究《蛮服》的历史学者提供指导。

这些句子旨在形象地表达“蛮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并通过具体场景增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分词解释

mán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2 愣,强悍:一味~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4 方言,相当于“很”:~好。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