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缊的拼音、解释、组词
束缊的简介:
shù yùn/yūn/wēn
1.亦作"束藴"。 2.捆扎乱麻为火把。 3.见"木缊请火"。
1.亦作"束藴"。 2.捆扎乱麻为火把。 3.见"木缊请火"。
- AI解释
词语《束缊》源自古代典籍,它由“束”和“缊”两个字组成。
- 束:动词,意为捆绑、束缚。
- 缊:名词,指乱麻或旧絮。在古文中,“缊”常用来形容未经过精细加工的粗布或破旧的衣物。
综合起来,《束缊》一词通常指的是用草或乱麻扎成的火把。古代没有现代方便的照明工具时,人们常用这样的火把来照明或取暖。
以下是使用《束缊》造句的例子:
-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夜晚秉烛夜读,或者用束缊照亮书案,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 在偏远的山村,村民们依然习惯于晚上点燃一盏油灯或是手持束缊火把劳作或聚会。
- 《诗经·小雅》中有“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其中描述了古人用束缊火照明的场景。
- 在一次古装剧拍摄现场,导演要求演员手持束缊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气息和氛围。
- 为了还原历史情境,考古学家们在挖掘遗址时也会使用类似束缊的手电筒或者火把进行照明。
以上就是关于词语《束缊》的具体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束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