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暴公子的简介:

bào gōng zǐ
1.即暴胜之,汉武帝末为直指使者。素闻隽不疑贤,表荐不疑为青州刺史,有知人之誉。见《汉书.隽不疑传》。后作为知音之典。

  • AI解释

词语“暴公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在一些特定语境或口语表达中,它可能指代某一类人。通常,“暴公子”这个词可能会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较为放纵、生活挥霍无度的年轻男子。这种说法往往带有批评或讽刺意味。

解释:

  1. 背景和来源: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并且没有固定的标准定义,它更多地体现在口语交流中。
  2. 含义: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较为放纵、生活挥霍无度的年轻男子。这里“暴”可以理解为行为或生活方式上过于放肆,“公子”则指向了家庭背景较富裕的年轻人。
  3. 用法和情感色彩:这个词汇使用时往往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情感色彩,反映出对这类人行为方式的一种负面评价。

造句:

  1. 小王自从结识了一些不好的朋友后,也开始学着当起了“暴公子”,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
  2. 父母总是担心小李会成为一个“暴公子”,因此对他严格要求。
  3. 在那个年代,有些家庭富裕的年轻人总爱摆出“暴公子”的姿态,让周围的人感到羡慕或不屑。
  4. 虽然公司规定禁止员工在外过夜玩乐,但一些年轻员工依然偷偷地当起了“暴公子”。
  5. 有时候,“暴公子”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造句中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是基于一个假设性的语境,并非标准词汇的具体用法。在正式或标准的语言环境中,建议使用更为明确、规范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bào,pù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6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露〕显露,如“~~无遗”。8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