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穆拉比法典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穆拉比法典的简介:
hàn mù lā/lá bǐ fǎ diǎn
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因铭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故又称《石柱法》。内容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奴隶等。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部法典。现存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
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因铭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故又称《石柱法》。内容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奴隶等。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部法典。现存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
- AI解释
《汉穆拉比法典》的详细解释
《汉穆拉比法典》,也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约公元前1792年至前1750年)颁布的一部法典。这部法典被刻写在一个高两米多、上宽六十厘米,下宽五十六厘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顶端雕有一幅浮雕,描绘了汉穆拉比在太阳神沙玛什面前接受象征权力的权杖的情景,象征着君主的神圣权力和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分为序言、正文及结语三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正文中的282条法律条文,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婚姻与家庭关系、土地和财产转让、商业交易、借贷规则以及刑事处罚等。
这部法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它以严格的等级秩序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一些民事纠纷提供了明确的处理办法,是研究古巴比伦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造句
-
汉穆拉比法典详细规定了古巴比伦社会的各种法律条款。
-
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
这部法典的制定者汉穆拉比国王在位期间,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
-
根据《汉穆拉比法典》的规定,在古代巴比伦,犯了偷窃罪将受到严厉惩罚。
-
《汉谟拉比法典》不仅是古巴比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法律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分词解释
汉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穆
mù
1 温和;~清(a.清平;b.指上天)。~如清风。2 恭敬:严肃:肃~。静~。3 古同“默”,沉默。4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5 姓。
拉
lā,lá
1 牵,扯,拽:~车。~网。~下马(喻使某人下台)。2 用车载运:~货。3 使延长:~延。~伸。4 排泄粪便:~屎。5 联络:~拢。~帮结伙。6 摧折:摧枯~朽。7 带领转移:把部队~出去。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小提琴。9 抚养子女:~扯。10 帮助:他有困难,~他一把。
比
bǐ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典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