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闰的拼音、解释、组词

没闰的简介:

méi/mò rùn
1.旧时丧礼期服计年,闰月不计,谓之"没闰"。

  • AI解释

很遗憾,词语“没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或标准。可能是在打字错误或者是方言中的表达,而您可能是想询问有关“闰”的概念或者与之相关的词语,比如“闰年”、“闰月”。下面将对这些相关词进行解释,并提供相应的造句。

1. 闰年的定义

闰年:指为了调整历法中的一年周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之间的差异而设立的一个特殊年份。每四年一闰,普通年有365天,而在闰年则增加一天,即2月有29天。

造句:

  1. 明年的二月份将会有29天,因为那一年是闰年。
  2. 根据闰年的规则,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世纪年(如2100年)并不是闰年。
  3. 今年的春节正好落在了闰正月之后,所以整个春节的时间比去年长了一天。

2. 闰月

闰月:农历中为了调整与二十四节气相匹配而设置的一个额外月份。闰月的出现是为了维持农历与阳历的一致性。

造句:

  1. 因为今年是闰年,所以除了正常的十二个月外还会增加一个闰月。
  2. 农村地区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会根据是否有闰月来调整时间。
  3. 在一些特定的年份里,为了保证农历与节气的一致性,会在某些月份后加一个月作为“闰月”。

如果您指的是另外一种含义或者有其他具体情境下的用法,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进行准确解释。

分词解释

méi,mò

1 无:~有。~用。~关系。~词儿。~精打采。~心~肺。2 不曾,未:~有来过。3 不够,不如:汽车~飞机快。

rùn

1 每四年加一日,称“闰日”。有闰日的这一年称“闰年”。这是公历的“闰”。中国的农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称“闰月”,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2 偏,副,对“正”而言:~位(旧称非正统的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