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的拼音、解释、组词

勤王的简介:

qín wáng
1.谓尽力于王事。 2.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王室尽力。《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夏禹勤王,手足胼胝。」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2. 王室有难,起兵救援靖乱。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不幸遇了金虏猖獗,……四方勤王之师虽多,宰相主了和议,不许厮杀。」

《勤王》,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特指臣子或地方官员为了国家利益,在君主受到叛乱威胁或者面临其他重大危机时,积极出力,前往首都或其他重要地区协助治理、保卫王室的行为。这里,“勤”指的是勤勉、努力,“王”代表的是国君或君主,这个词在古代多用于描述忠臣良将的高尚行为。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勤王》的概念起源于中国古代,如三国时期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前往洛阳支援汉室;东晋时期祖逖闻鸡起舞后,响应朝廷号召,渡江作战。
  •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勤王”一词虽然不再专指恢复被篡夺的皇位或保卫君主的行为,但它可以比喻为任何人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地为国效力。

造句

  1.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不少忠臣义士纷纷响应勤王号召。
  2.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各地救援队伍迅速集结,体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勤王”精神。
  3. 虽然远离京城,但作为爱国人士,他也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尽一份力量——这便是现代版的勤王精神吧。
  4. 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前往前线支援抗疫,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勤王”英雄们。
  5.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勤王”都象征着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分词解释

qín

1 做事尽力,不偷懒:~劳。~快。~奋。~政(勤奋于政事)。~谨。~勉。~恳。克~克俭。2 经常:~密(频繁)。来往很~。3 上班,事务:~务。~杂。出~。后~。4 担心,忧虑:~恤(忧虑怜惜)。5 帮助:~王。6 姓。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