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净的拼音、解释、组词

副净的简介:

fù/pì jìng/chēng
架子花的旧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杂剧、金院本中作调笑滑稽表演的角色。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也作「副靖」。

2. 元代杂剧中次要的净角。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猜你是谁?我是搬戏的副净。」

副净》是戏曲行当的一种,属于“生”这一大类。在传统京剧、评剧、越剧等众多地方戏中都有出现。其主要特征是在表演上介于花脸与小生之间,既可以扮演性格相对稳重或温文尔雅的人物,也能够演绎一些具有喜剧色彩的角色。

副净通常会佩戴半妆的脸谱,并且在装扮和唱腔上有别于其他行当,常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出场。角色的设置多样,既可以在正剧中作为主要演员的辅助人物出现,又能在喜剧或讽刺性的情节中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造句

  1. 在这出戏里,他扮演了一个典型的副净角色,既稳重又有几分机智。
  2. 尽管身段、唱腔上与传统花脸略有不同,但他在《锁五龙》中的副净角色依然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3. 他的表演很生动有趣,将一个看似平凡的副净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4. 副净作为戏曲中一种重要的行当,在很多经典剧目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5. 在这次演出中,他成功地演绎了一个喜剧色彩浓厚的副净角色,为整出戏增添了不少笑料。

分词解释

fù,pì

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2 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3 相配,相称(chèn ):名实相~。其实难~。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jìng,chēng

1 清洁:~化。~水。~土。~心(a.清净的心;b.心里没有牵挂)。~院(佛寺。亦称“净宇”)。干~。洁~。窗明几~。2 使干净:~面。~手(大小便)。3 空,什么也没有:~尽。4 单纯,纯粹的:~利。~值。~价。~重(zhòng )。纯~。5 单,只,全:满地~是树叶。6 中国传统戏剧扮演男人的角色名:~角(亦称“花脸”、“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