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典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典的简介:

wǔ diǎn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3.泛指古代典籍。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在古代汉语中,《五典》一般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部经典,具体所指因历史文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传统说法认为是夏、商、周时期的五个重要典籍或五位重要的贤臣,后世也有将《尚书》中的“五典”解释为五帝之典的。

详细解释

  1. 从贤臣角度理解:在先秦时期,《五典》常被用来指称夏、商、周三代的大臣如伊尹、皋陶等。这一说法常见于史书和文献中,是对于古代政治贤臣的一种高度概括。

  2. 从经典著作角度理解: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将《五典》与《尚书》联系起来,“五典”指的是传说中的夏、商、周三代所保存的典籍。这些典籍被认为是重要的历史文献或治国理论,后世学者多以此解释“五典”。

造句

  1. 古代的政治贤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五典》之士如伊尹、皋陶等,都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人才。

  2. 关于经典的讨论:在《尚书·洪范篇》中提到的“五典”,被认为是记载上古历史和治国理念的重要文献。

  3. 对古代贤臣的怀念:历代文人学者常常引用“五典”中的事迹来缅怀古代的政治贤臣,如伊尹、皋陶等,以表达对其智慧与德行的高度赞赏。

  4. 关于经典的思考:研究《五典》及其内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5. 历史文献的传承:“五典”作为古代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在后世的历史学、文学等领域中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