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极哀来的拼音、解释、组词
乐极哀来的简介: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乐极生悲」。见「乐极生悲」条。
2. 此处所列为「乐极生悲」之典源,提供参考。 #《淮南子.道应》1>孔子观桓公之庙,有器焉,谓之宥卮。孔子曰:「善哉!予得见此器。」顾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则正,其盈则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贡在侧曰:「请问持盈。」曰:「益而损之。」曰:「何谓益而损之?」曰:「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2>。是故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多闻博辩,守之以陋;代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尝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 (2) 亏:缺损、不圆满。〔参考资料〕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鞲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另可参考:《文子.九守.守弱》
3. 此处所列为「乐极生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乐极生悲」原作「乐极则悲」。《淮南子》一书中,记录了先秦时代孔子和弟子参观祠庙的情形:孔子和弟子参观鲁桓公庙,看到一种叫「宥卮」的盛酒器具。孔子说:「我之前就听说过『宥卮』这种酒器,今天终于看到了!」孔子要弟子拿水来,把水灌进「宥卮」。水灌到中间时,本来倾斜的「宥卮」就变正了,水一灌满,「宥卮」马上就翻倒了。孔子看了,脸色一变,借此对弟子们做机会教育说:「从这儿可以看到『持盈』的道理。」子贡听了便问孔子什么叫做「持盈」的道理,孔子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盛,就会转而衰退;欢乐到了极点,就会产生悲哀;太阳到了正午,就会开始西下;月亮过了满月,就会开始缺损。这也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因此凡事应力求合于中庸之道,凡事适可而止,才能守成。」后来「乐极生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欢乐到了极点,转而发生悲哀。
词语解析
乐极哀来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文为“酒酣,后益疏,乃以悲喜之故,作歌曰:‘富贵者皆惭我,贫贱者亦笑我。’”其中的“乐极哀来”意指非常高兴、欢乐到极致的时候,反而会引发悲伤或忧愁的情绪。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快乐之后产生一种反差感,或者在原本令人愉快的情境下突然感到不快或悲哀。它反映了人们情绪波动的特点,尤其在过度的欢乐后可能会有负面情绪的出现。
造句
- 小明好不容易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乐极哀来,在新学期第一天,他却因为宿舍室友的吵闹而感到极度烦恼。
- 晚会表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演员们的欢笑与掌声此起彼伏,然而当晚会结束的时候,他们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落寞感。
- 新年聚会中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但是乐极哀来,在游戏结束时,有人因输掉比赛而情绪低落。
- 王老板的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但他却感到有些不安。或许正是这种乐极哀来的滋味让他担心未来的挑战。
- 考试结束后的庆祝活动十分盛大,不过这种乐极哀来的感觉让不少学生在欢愉过后陷入沉思。
这些句子展示了“乐极哀来”这一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从个人生活到公共场合都有涉及。希望它们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jí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4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5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āi
1 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2 悼念:~悼。默~。3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