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士民的简介:

yì shì mín
1. 义士与义民,有节操的士人和民众。如:吾邑义士民。——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AI解释

关于“义士民”这个词语,从结构上看,“义士”和“民”似乎是两个部分组成。但请注意,“义士民”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明确记录这一词组的具体含义。“义士”在古代指的是为正义事业而战斗或牺牲的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民”,则是指人民、百姓。

因此,若要拆解解释,并根据传统理解,“义士民”的概念可以这样解读:即那些为正义而斗争的民众。但这样的表达方式并不常见,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

为了方便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表达形式或相似的概念,请参考以下五个造句:

  1. 在那场革命中,无数义士民挺身而出,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 作为一位真正的义士民,他愿意为正义而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3. 这位义士民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去追求正义、守护和平。
  4. 我们要学习那些不畏强权的义士民的精神,勇于发声,维护公平。
  5. 在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仁人志士成为了义士民,他们以行动践行了对人民、国家的忠诚。

如果您有特定的情境或用途希望使用“义士民”这个表述,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帮助。

分词解释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