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止的拼音、解释、组词

死而后止的简介:

sǐ ér hòu zhǐ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同“死而后已”。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竭尽所能效力,至死方才停止。国语.晋语:「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亦作「死而后已」。

1. 竭尽所能效力,至死方才停止。《国语.晋语》:「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也作「死而后已」。

词语“死而后止”是一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它的意思是形容做某件事情的决心非常坚定,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会停止或放弃,通常用来形容极其执着的行为或者目标。

从字面上来理解,“死而后止”的“死”并不是真的死亡之意,而是强调到无法再继续为止的极端状态。“而”在这里是表转折连词,用于连接两个动作;“后”,表示在前面的动作用完之后;“止”,意味着停止。整体来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和决心之强。

造句

  1. 小明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为了实现梦想,他死而后止地勤奋学习,最终如愿以偿。
  2. 她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坚持令人钦佩,尽管外界的压力不断增大,她依然死而后止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
  3. 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和挑战,他对环保事业的投入都是那么坚定不移、死而后止。
  4. 在这个艰难时刻,李总表示:“我们公司的目标是成为行业内的领导者,即使前路充满荆棘,我们也必须死而后止。”
  5.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他在运动场上依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真是个让人敬佩的典范,展现了“死而后止”的精神。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情景下使用这个成语的方式,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及其应用范围。

分词解释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