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客的拼音、解释、组词

标客的简介:

biāo kè
1.即镖客。旧时受雇以保护人财安全的有武功的人。

  • AI解释

词语“标客”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或职业行为。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有所不同,但核心指的是那些专门购买招标文件、参与投标活动的人或者公司。这些参与者往往并非出于真正投资建设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参与竞标来获取某种利益,比如信息优势、公关机会等。

详细解释

  1. 背景:这类现象通常出现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领域。
  2. 行为特征标客可能会通过购买大量项目的信息或文件,只为掌握项目的动态;或者在投标过程中,为了虚高报价,获得项目相关的内部消息进行操作。
  3. 动机:获取利益(如信息优势)、参与竞标以赢得其他商业机会。

造句

  1.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招标过程的监管力度,试图减少“标客”现象的发生。
  2. 某些企业被发现长期参与多个项目的投标活动,疑似为获取特定的信息和市场准入而成为所谓的“标客”。
  3. 在一次重要的工程招标中,多名被认为属于“标客”的参与者最终没有提交完整的投标书,引起了调查机关的注意。
  4. 为了净化招投标环境,“标客”现象需要被严格监管,确保公平竞争的原则得以贯彻。
  5. 针对“标客”,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条款来规范其行为,并提高违法成本。

请注意,上述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表达方式可能根据具体语境略有调整以保证语言的流畅和自然。

分词解释

biāo

1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本。治~不治本。2 记号:商~。路~。~记。~志。~尺。~语。3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明。~题。~价。~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4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夺~。5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招~。6 准的(dì),榜样:目~。~领(杰出人物)。7 风度,格调:~格。8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人马。~下(➊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➋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