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的拼音、解释、组词

修史的简介:

xiū shǐ
1.编撰史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编纂国史。唐.刘知几《史通.卷一一.史官建置》:「齐梁二代又置修史学士,陈氏因循,无所变革。」唐.司空图〈山居记〉:「其亭曰修史,勖其所职也。」

修史》一词,主要指的是撰写或编纂历史书籍的行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修”字常带有“整理、修订”的含义,而“史”自然是指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文字记录。因此,《修史》通常指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整理、编辑,并形成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文字记载。

详细解释

  1. 历史书写:《修史》活动主要涉及将分散在民间口传或文献中的史料搜集起来,经过考证辨伪后编纂成册。
  2. 文化传承:通过这种行为,不仅可以保存和传播历史知识,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
  3. 政治与社会功能:在古代中国,《修史》往往具有较强的官方色彩。它不仅是记录过去的工具,还涉及到对治国理政的反思,以及维护王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造句

  1. 史学家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修史》工作,力求每一处细节都准确无误。
  2. 在中国历史上,《修史》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文化活动。
  3. 元代著名历史家脱脱主持了著名的《修史》工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我们有必要阅读那些精心编纂的《修史》作品。
  5. 从某种意义上说,《修史》既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对过往智慧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的方式。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修史”行为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也体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