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祀的拼音、解释、组词
从祀的简介:
cóng/zòng sì
1.犹配享,附祭。 2.陪祭。
1.犹配享,附祭。 2.陪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附祭。《新唐书.卷一五.礼乐志五》:「孔子为先师,颜回、左丘明以降皆从祀。」《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皇庆二年六月,以许衡从祀。」
2. 陪祭。南朝梁.刘孝威〈谢南康王????牛书〉:「从祀甘泉,方无假于丞相。」《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臣下从祀,冠服历代所尚,其制不同。」
《从祀》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随同某人或某个主要人物一同祭祀的人或物,通常用于庙宇中供奉与主神无关但对其有一定贡献的人物或象征性的对象。在现代语境下,“从祀”多用来表示作为陪祭者的一种形式。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庙制度非常发达,人们相信祖先和重要人物的灵魂可以庇佑子孙后代,因此会将这些灵魂请入庙宇中一起进行祭祀。《从祀》中的“从”字在此处有伴随、附属于的意思;“祀”指的是祭祀活动。
- 具体含义:在祭祀仪式或宗教活动中,除了主要祭拜的对象外,还有其他人物或神灵一同受到祭祀,这些作为陪祭者的人物和物象即称为“从祀”。
造句
- 在孔子的庙宇中,有许多学者被奉为文人之祖而进行从祀。
- 此次新建的祠堂里特设了一个位置,用以从祀对当地建设有贡献的人士。
- 某个寺庙除了供奉主要神灵外,还有许多其他神祇和历史人物也被纳入了从祀之列。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常常被作为陪祀者进行从祀,以此来表达对他们敬仰之情。
- 为了纪念那些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人们,特地在纪念碑前进行了从祀仪式。
分词解释
从
cóng,zòng
1 跟随:愿~其后。2 依顺:顺~。盲~。~善如流。3 采取,按照:~优。4 从事;参加:~业。~政。投笔~戎。5 由,自:~古至今。~我做起。6 跟随的人:侍~。仆~。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主~。~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