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攘的拼音、解释、组词

侵攘的简介:

qīn rǎng
1.侵扰。

  • AI解释

词语“侵攘”并非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侵”和“攘”,分别意为侵犯、侵占与攘夺、争夺。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有类似表达或用法,但作为一个完整的固定词组,并不常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请允许我将这两个字分开解释:

  1. :侵犯;侵害。
  2. :抢夺;夺取。

结合这两个字的意义来看,“侵攘”可以理解为“侵犯并争夺”的意思,即用武力或不当手段侵占、掠夺他人财物或权益。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表达出现。

造句

  1. 历史上那些贪婪的侵略者总是试图通过武力进行侵攘
  2. 为了争夺更大的领土和资源,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几乎到了侵攘的边缘。
  3. 那些不良商贩经常采取不正当手段,在市场上对其他商家进行侵攘
  4. 这次收购行动实际上是对手通过非法途径对竞争对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侵攘
  5.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无良公司开始在市场中肆意进行资源的侵攘

需要注意的是,“侵攘”并非一个标准词汇,上述解释和造句仅基于“侵”与“攘”的字面意义构建。若您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参考古文或具体的历史文献。

分词解释

qīn

1 (敌人)进入境内,(外来的或有害的事物)进入内部:~害。~吞。~略。~染。~蚀。2 渐近:~晨。~晓。~早(破晓,天刚亮)。3 古代称荒年:五谷不生,谓之大~。

rǎng

1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羊,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纷乱)。扰~。4 捋:~袂。~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