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旌节的简介:
jīng jié
①古代使者所持之节:途用旌节。②指旌与节。唐时赐节度使的仪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①古代使者所持之节:途用旌节。②指旌与节。唐时赐节度使的仪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使臣所执的符节,用以示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唐.杨烱〈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
2. 旌与节,唐、宋节度使的仪仗。《旧唐书.卷一一七.崔宁传》:「先时,张献诚与旰战,献诚屡败,旌节皆为旰所夺。」《宋史.卷一五○.舆服志二》:「孝宗诏以其藩邸旌节,迎置天章阁。」
《旌节》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用于传达命令或表彰功绩的一种象征性物品,通常由皇帝或者官方授予使者、官员等作为凭证和权力的标志。其材质多样,常见的有旗子、旄(牦牛尾制成的装饰)、旌(长杆上端饰以羽毛或其他装饰物的旗帜)等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下,旌节的具体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象征意义大致相同:代表着权威、信任和使命。
造句
-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特赐他以旌节为信物,赋予他重任。
-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虽无直接提及“旌节”,但以此描绘英雄的豪情壮志。
- 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以旌节为凭,最终促成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合作。
- 在古代边塞诗歌中,诗人常常将旌节与英勇战士、远方征人相联系,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旌节”,但以此象征边防将士的忠勇。
- 宋代诗人苏轼在其作品中,通过描述使者带着朝廷的旌节前往辽国谈判的情景,展现了当时外交活动的重要性和使者肩负的重任。
以上造句虽未直接使用“旌节”一词,但在文意上充分体现了其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旌节”通常被用于描绘重要人物或场合,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
分词解释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