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哨儿的简介:

kǒu shào ér/er
双唇合拢,中间留一小孔(有的把手指插在口内),使气流通过而发出的像吹哨子的声音:吹~。

  • AI解释

口哨儿》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表达方式或特定语境下的说法。根据推测,“口哨儿”可能是指用于吹奏发出声音的小工具的一种特殊称呼,在某些方言中,尤其是北方方言中,这种“口哨儿”可能是特指一种模仿鸟类叫声或其他自然音效的简单乐器。不过,更准确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

详细解释

  • 口哨:通常是用金属或塑料制成,通过吹气产生不同声音的小工具。
  • 口哨儿:可能是一种更加口语化、带有地方特色的叫法,在某些情境下用来指代某种特定类型的口哨。

造句

  1. 在公园的清晨里,老李喜欢拿着他的口哨儿练习吹奏,模仿各种鸟鸣声。
  2. 小明在森林探险时发现了一只迷路的小鸟,用口哨儿发出温和的声音来安抚它。
  3. 老王在河边喂鸭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吹起手中的口哨儿,鸭子们听到声音立刻围了上来。
  4. 夜晚的山林里传来一阵阵口哨声,让路过的旅行者感到既好奇又有点害怕。
  5. 小朋友在户外玩耍时互相用口哨儿发出信号,增加了游戏的乐趣和互动性。

以上句子是基于“口哨儿”作为特定场合使用的吹奏工具进行的创作。如果“口哨儿”的含义有误或具体应用场景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解与使用方式。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shào

1 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兵。~卡(qiǎ ㄑㄧㄚˇ)。~所。岗~。放~。2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3 一种小笛:~子。4 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儿。5 鸟叫。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