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戎的拼音、解释、组词

兵戎的简介:

bīng róng
①兵器:兵戎相见。②军队:屡佐大侯,以调兵戎。③战士: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武器、军队。后用以比喻战争。《史记.卷二六.历书》:「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连横〈台湾通史序〉:「朱林以下,辄启兵戎。」

兵戎》这个词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通常是由两个独立的字“兵”和“戎”组合而成。下面我会分别解释这两个字的意义,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表达方式。

解释

  1. :指军队、军事力量或士兵。
  2. :原指古代兵器的一种,也引申为战争、战斗之意。

将两个字放在一起使用时,《兵戎》常用来比喻军备竞赛、战争状态或者竞争激烈的场面。由于词组中缺少中间连缀的词,它通常不会作为一个固定成语或词汇来单独使用,而是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具体理解。

造句

  1.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各国都在暗自扩充兵戎,以提高自身的国防实力。
  2. 尽管和平友好是主流趋势,但各国间的兵戎准备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3. 这场商业竞争激烈如兵戎,每个企业都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快速反应能力。
  4.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我们需要确保充足的兵戎准备,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5. 通过加强兵戎实力,不仅可以维护国家的安全,还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这些句子展示了《兵戎》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虽然它主要用作比喻或引申义,但通过不同的上下文可以表达出丰富多样的含义。

分词解释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