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风厉俗的拼音、解释、组词

敦风厉俗的简介:

dūn fēng lì sú
使民风纯朴敦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使民风纯朴敦厚。魏书˙卷六十四˙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梁书˙卷四十七˙孝行传˙甄恬传:恬既孝行殊异,声著邦壤,敦风厉俗,弘益兹多。亦作敦世厉俗。

1. 使民风纯朴敦厚。《魏书.卷六四.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梁书.卷四七.孝行传.甄恬传》:「恬既孝行殊异,声著邦壤,敦风厉俗,弘益兹多。」也作「敦世厉俗」。

《敦风厉俗》这四个字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其主要含义是强调通过倡导和规范来引导社会风尚与习俗。具体来说,“敦”意为“加强、增进”,表示要弘扬或加强某种良好的风气或行为;“厉”有“严格要求、矫正”的意思,表明对不良习惯或行为的约束和改善。“风”指的是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习惯、“俗”则指民众的习惯、生活方式。整体来看,《敦风厉俗》强调通过教育、礼仪等手段来推动良好风尚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造句示例:

  1. 古代士大夫常以敦风厉俗为己任,希望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和改善社会风气。
  2. 学校应当积极倡导优良学风,敦风厉俗,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3. 为了敦风厉俗,当地政府发起了多次文明创建活动,力图让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教育部下发文件强调各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敦风厉俗为己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在社区管理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来敦风厉俗,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分词解释

dūn,duì

1 厚道,笃厚:~朴。~厚。~实。2 诚心诚意:~聘。~请。3 督促:“使虞~匠”。~劝。~促。4 姓。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

1 严格:~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行(xíng )节约。2 严肃:严~。声色俱~。3 凶猛:~害。雷~风行。色~内荏。4 磨,使锋利:~兵秣马。再接再~。5 古同“ 疠 ”、“癞”,恶疮。6 姓。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