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困扶危的拼音、解释、组词

救困扶危的简介:

jiù kùn fú wēi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解救扶持处于困厄危难中的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1. 解救扶持处于困厄危难中的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救困扶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他人处于困境或危险时提供帮助和援助的行为。这个成语中的“救”意为救助,“困”指贫困、困难,“扶”指扶持,“危”指的是危险状态。“救困扶危”的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成语解释:

  • :救助,解救。
  • :困境,困苦;(经济上或生活上的)窘迫。
  • :扶持,帮助。
  • :危险状态,指面临的风险和威胁。

这句话强调了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的重要性。它倡导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鼓励人们在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人,无论是经济上、情感上还是其他形式的帮助。

造句:

  1. 在这次灾难中,许多热心市民积极参与救援活动,真正实践了“救困扶危”的精神。
  2. 公司决定拨款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上学,体现了他们对“救困扶危”理念的遵循。
  3. 当邻居的老大爷因为病倒而无法外出买菜时,小李主动提供帮助,这正是“救困扶危”的体现。
  4. 帮助孤寡老人是每个人应该做的,这种行为很好地诠释了“救困扶危”这一传统美德。
  5. 在地震发生后,志愿者们纷纷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他们的行动充分展现了“救困扶危”的高尚品质。

分词解释

jiù

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2 终止:濯以~热。

kùn

1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处境困苦危险)。~处(chǔ)。~居。~扰。~境。~窘。~知勉行。~兽犹斗。2 穷苦、艰难:~苦。~难。3 包围:~守。围~。4 疲乏:~乏。~倦。~顿。5 想睡,睡:~人。~觉(jiào)。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4 姓。

wēi

1 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难(nàn )。~如累(lěi )卵。2 损害:~害。~及。3 高的,陡的:~石。~樯。4 使人惊奇的:~言耸听。5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坐。“邦有道,~言~行”。6 指人临死:病~。垂~。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