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提学的简介:

tí/dī/dǐ xué
1.官名。宋崇宁二年在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州县学政。金设提举学校官,元有儒学提举司。明置提学道。清设督学道﹑提学使等,俱简称提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明代掌管学政及主持考试的官员。《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凡学政遵卧碑,咸听于提学宪臣提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目今提学要到台州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

提学》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官职,通常用来指地方教育行政官员。它是一种负责督学、巡学和考核各级学校教职员及学生行为的职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学”所管辖的范围和职责可能有所不同。

  1. 解释提学,是指古代中国的地方教育行政官员,主要职能是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情况,并对相关事务进行指导、考核与管理。

  2. 造句示例

  3. 明朝时期,每个省都有专门的提学官,负责考察各地文教发展的情况。
  4. 提学每年都会亲自到各个学校巡视,了解教育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清代在一些重要地区设立了提学使这一职务,其权力和影响范围较之前有所扩大。
  6. 在古代,提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官职,其选拔过程非常严格,旨在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7. 通过设立提学制度,政府希望能够更好地管理教育体系,提高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平。

分词解释

tí,dī,dǐ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3 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5 率领,调遣:~兵。6 取出:~取。~货。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9 古代鼓名:“师帅执~”。10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