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襟带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河襟带的简介:
shān hé jīn dài
比喻依山绕河形势的险要,如同人身上的衣襟和腰带一样紧紧缠住。
比喻依山绕河形势的险要,如同人身上的衣襟和腰带一样紧紧缠住。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山河形势险要,如同人衣服上的襟带。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诗: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1. 比喻山河形势险要,如同人衣服上的襟带。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诗:「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词语解释
山河襟带:这个词组在古代典籍中出现,主要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其中,“襟”字在此处引申为“环抱”,“带”则意为“环绕”。因此,“山河襟带”的本义是指围绕着河流和山脉的地带,通常这样的地方具有天然的战略防御优势。
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形容地理位置优越,易于防守难于攻取的地方。它不仅体现了地理上的自然屏障,还象征了国家或地区的稳固与安全。
造句
- 古代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河襟带之地,其四面环山、河流密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我们国家的地势山河襟带,有坚固的自然屏障,使得我们的领土更加安全稳固。
- 在古代战争中,控制了山河襟带之地就意味着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因为那里的地形有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 这座古城位于群山环绕之中,河流从城下蜿蜒而过,形成了天然的山河襟带之势,为城市提供了强大的防御能力。
- 我国领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山河襟带之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山河襟带”一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分词解释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河
hé
1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2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3 指“银河系”:天~。~汉。
襟
jīn
1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对~。底~。~带(亦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2 胸怀,抱负:~怀。胸~。3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连~。
带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