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之泰然的拼音、解释、组词

处之泰然的简介:

chǔ zhī tài rán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亦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1. 遇到事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例】他面对强敌,依然处之泰然,颇有大将之风。

1.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处之泰然》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指在面对困难、危险或不利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的态度,不惊慌失措,从容应对。

详细解释:

  • 出处:此词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 释义:“处”是处置、对待的意思;“之”则是代词,此处指所面对的情况或事物;“泰然”则意味着心情舒畅、镇静自若的样子。整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在面临各种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

造句:

  1. 在公司的破产边缘,老张处之泰然,依然坚持工作,寻找转机。
  2.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处之泰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 面对突然而来的自然灾害,村民们仍然能够处之泰然,互相帮助度过难关。
  4. 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小李依然能够处之泰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目标。
  5. 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她总是能处之泰然,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这些句子展示了“处之泰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它所代表的积极、冷静的人生态度。

分词解释

chǔ,chù

1 居住:穴居野~。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4 决定,决断:~理。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6 止,隐退:~暑。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