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生土长的简介:
tǔ shēng tǔ zhǎng
当地生长的。
当地生长的。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小至大都在当地生长。如:他虽在美国土生土长,却也说得一口标准的中国话。
1. 从出生到长成都在当地,不曾迁移。【例】他在美国土生土长,却能说一口标准国语,真是难得。
1. 自小至大都在当地生长。如:「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
词语详解
土生土长:这个词组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个地方出生、成长,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背景。它通常用来指一个人在特定地区生活了很久,并且对这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十分熟悉,或者是指一种植物或动物原产于某地,没有经过引种或移植。
- 用法:这个词组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
- 感情色彩:通常是中性词,但带有一定的赞美和自豪意味。比如用来形容本地特色时,可能带有正面的情感倾向。
造句
- 小王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北京话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 这种草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植物,在这里可以自然生长。
- 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广东商人,对于岭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 我们家乡有一种独特的土生土长的小吃——叉烧包,非常美味。
- 那位老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这里的历史和文化了如指掌。
分词解释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长
cháng,zhǎng
1 两端的距离:~度。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