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薪的简介:
fù xīn
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3.指地位低微的人。 4.古代士自称疾病的谦辞。
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3.指地位低微的人。 4.古代士自称疾病的谦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担负薪材。《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文选.阮籍.诣蒋公》:「负薪疲病,足力不强。」
词语“负薪”出自古代典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以背负柴火的方式为家庭或他人提供帮助。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负薪”多是指地位较低的劳动者为了维持生活,进行体力劳动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负”,意为背负;“薪”,指柴火、木头等燃料。
- 引申义:后来,“负薪”往往被用来比喻辛苦劳作或承担繁重的体力工作,有时也被视为谦辞,表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低微。
5个造句:
- 在那个贫苦的家庭中,父亲每天清晨都会“负薪”前往山林砍伐柴火,以供家用。
- 尽管家境贫困,她依然每天早早起床去“负薪”,希望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 王师傅总是“负薪”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帮助搬运物资,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 每当有人称赞他“负薪”,他总谦虚地说这只是份普通的工作,希望能多做些贡献。
- 在古代,许多农民通过“负薪”的方式支持家庭生活,这些辛勤的劳作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
分词解释
负
fù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薪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