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苗族的简介:
miáo zú
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738.4万人(1990年)。讲苗语,有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少部分信基督教。善于刺绣、蜡染。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花山节、芦苼节等。主要从事农林业。
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738.4万人(1990年)。讲苗语,有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少部分信基督教。善于刺绣、蜡染。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花山节、芦苼节等。主要从事农林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相传为三苗的后裔。分布于大陆地区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四川、广东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有三种大方言。部分地区使用侗语或瑶语,大多兼通汉语,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林业。其社会组织是小家庭,多为一夫一妻制,妇女婚后多有「不落夫家」之俗,居屋常见「吊脚楼」形式。妇女擅长刺绣、蜡染,喜爱歌舞。过去信奉多神,崇拜祖先。现在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也称为「苗民」、「苗人」。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地。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以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精美的银饰工艺和独特的节庆活动著称。
详细解释:
- 历史渊源: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越人,与古代的百越族群有密切联系。
-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及湘黔渝滇四省交界地区,以及广西、湖北等地。
- 文化特色:苗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包括苗绣、银饰工艺等。苗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鲜艳著称,尤其是女性的服装常使用多种颜色搭配,并装饰有精美的刺绣和银饰。
- 饮食习惯:苗族有自己的独特饮食文化,比如酸汤鱼、腌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 节日习俗:苗族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苗年、芦笙节、赶秋等。
造句:
- 我们学校邀请了一位苗族老师来给我们介绍苗族的传统服饰文化。
- 苗族的银饰工艺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 每年的苗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体验苗族的文化风情。
- 这件苗族刺绣长袍上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 在芦笙节期间,苗族人民会跳起欢快的舞蹈庆祝丰收。
分词解释
苗
miáo
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麦~。树~。幼~。~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2 形状像苗的:火~儿。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5 子孙后代:~裔。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族。~绣。7 姓。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