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诸子的简介:
zhū zǐ
1.周官名。 2.古代天子﹑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 3.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 4.众儿。 5.犹诸君。 6.众女子。
1.周官名。 2.古代天子﹑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 3.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 4.众儿。 5.犹诸君。 6.众女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泛称古代的学术思想家。《汉书.卷三○.艺文志》:「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2. 总称古代学术家所著的书籍。《汉书》艺文志载有一百八十九家,今通称诸子百家者,举其成数而言。
3. 职官名。周置,掌公卿大夫世子业务。见《周礼.夏官.诸子》。
4. 众儿。《宋史.卷三一六.吴奎传》:「没之日,家无余资,诸子至无屋以居,当时称之。」
5. 诸君。唐.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今者诸子日出高眠,争览盘器。」
《诸子》,指的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中百家争鸣时期,由各个学派创始人及其弟子共同形成的思想体系。这些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理论,形成了中国早期哲学、政治、教育、伦理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框架。"诸子"这一称谓涵盖了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以及后来对这一时期著作的统称。
详细解释
- 含义: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 内容:包括了对社会制度、政治理念、道德规范、教育思想、自然哲学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创新提出。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东亚文化的特质。
造句
-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论语》便是他言行思想的重要记录。
- 李白在《将进酒》中引用道家“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的观念,体现了他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 法家主张法制和集权,在当时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情况下为各国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有效手段。
- 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提倡兼爱非攻理念,强调节俭、实用主义,并对当时的战争提出反对意见。
- 在《庄子·逍遥游》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体现了道家追求的超越世俗束缚的理想人格状态。
分词解释
诸
zhū
1 众,许多:~位。~君。~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