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的拼音、解释、组词
诚惶诚恐的简介: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亦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1. 本为古代臣子给君王奏章中表示惶恐不安的用语,今形容小心谨慎,以致于害怕不安的样子。多用于下对上的场合。【例】经理今天要我上台作业务简报,我内心实在诚惶诚恐。
1.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诚惶诚恐》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几乎到了害怕的地步。这个词主要用来形容人对某事或某物持有极为敬畏的态度和态度十分谦卑的状态。
【词义详解】 1. “诚”在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真诚、真心的意思;二是真实无欺、诚实可靠之意。 2. “惶”是恐惧、惊慌的感觉,表示内心很害怕的样子; 3. “恐”则是担心、畏惧,表示有所顾虑。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达了内心的极度不安和谨慎。
【造句举例】 1.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新人,他每次见到领导都诚惶诚恐,生怕有失言。 2. 在历史课堂上,当老师讲解《史记》时,同学们都诚惶诚恐地听着,生怕错过关键的信息。 3. 面对即将到来的重大考试,小明心如止水,反而比平时更加诚惶诚恐,不敢有一丝松懈。 4. 老师每次布置的任务都是那么严格的要求,让同学们都诚惶诚恐地去完成每一个作业和项目。 5. 作为国家的一名公务员,在工作中他时刻保持着诚惶诚恐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
以上例子中,“诚惶诚恐”一词的使用表达了人物对于职责、工作或者特定情境下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谦逊态度。
分词解释